当前位置:农产品 农产品 > 现货分析 > 热点分析 > 正文

Mysteel解读:猪肉产量回归2017年之路

分享到:
评论

在分析中,一切知识都是历史;经过抽象后,一切科学都是数学;从依据看,一切判断都是统计。

以此写文:

通过上图对比猪肉产量与猪肉价格的关系,可以看到猪肉产能在2011年-2018年内跨入了年产5000万吨水平,猪价维持在12.70元/公斤-18.61元/公斤。期间经历了第二轮猪周期(2010年冬季到2011年春季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和第三轮"大周期(2014年 2月到2018年5月,历时51个月,关键事件为环保驱动的供给侧改革)。

从生猪养殖角度看,猪价的周期波动和季节性波动随着疫情、政策、养殖户对当期及未来价格走势预期等因素发生变化,但是通过农产品的蛛网周期逻辑及上图可得出结论印证,农产品的需求端相对稳定,变化较大的主要是供应端,而猪周期本质上是基于自身生产规律导致的其产量或者供应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周期性变化。不管是当猪价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时,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因素是重大疫病和深度亏损导致养殖户资金链断裂,还是玉米等原料、活鸡价格与生猪价格间存在稳定的变动关系等等,唯一较大的变动量是供给端。而我国的居民对于动物蛋白的需求逐年递增,动物蛋白需求以每年5%-7%的速度增长(相比于植物蛋白每年2%-3%的增速要快得多),其中饮食中多以猪肉为主,在我国的饮食文发展中是有深厚历史惯性的,但在5%-7%增长内与其他动物蛋白品(肉禽,蛋类)等并驾齐驱,随着蛋白的多元化,近期生猪疫病的存在,导致消费流出容易回流困难的情况常见,即猪肉的单纯需求还是受益于历史惯性才没有明显下滑,所以导致我国生猪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呈现周期波动的主要矛盾是持续增长的猪肉蛋白需求和受到制约的生猪供应能力之间的矛盾,主要问题是供应端问题,即主导我国生猪价格形成的因素应当是供应逻辑,需求逻辑修饰周期内小波动。

从2011年-2018年,我国的猪肉自给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消费的增长,在年内正常情况下猪肉进口主要是平抑节日猪价,在2019-2020年进口上量,是因为国内供需敞口存在。2021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37亿头,粗略计算猪肉产量为2830万吨。随着随着能繁母猪存栏的快速恢复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减退,下半年的猪肉消费量将稳步上升,尤其是伴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符合低价逻辑,但依然具有良好的利润率(通过成本管理减少部分生产成本,仍然高于前几周期平均成本)。假设年内计划生猪出栏6亿头标猪,计算得出猪肉产量4927万吨左右,在理想状态下单看猪肉产量已然接近正常年份,加上进口肉基本可以达到与2017年持平的水平。


资讯编辑:李明 0533-7026562
资讯监督:王涛 18953357515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