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的钢铁 > 农产品 农产品 > 现货分析 > 热点分析 > 正文

Mysteel解读:2023年上半年玉米市场大事记

一、巴西进口玉米首次到港

据新华社1月7日报道,我国首次散船进口的巴西玉米抵达在广东麻涌港,首船巴西玉米自巴西桑托斯港装船,共计6.8万吨,由中粮集团进口。这是我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标志着巴西玉米输华走廊正式打通。

1月23日,先正达集团首船进口巴西玉米顺利抵达广东东莞麻涌港。这艘名为“KEY FRONTIER”(译名:弗提尔)的货船满载先正达集团自营进口的6.8万吨优质巴西玉米,自2022年12月12日在巴西东部南圣弗朗西斯科港装载完毕,横穿大西洋,途经非洲好望角、穿越马六甲海峡,历时42天抵达中国。“弗提尔”顺利抵港,标志着先正达集团成为首批成功实现进口巴西玉米的中国企业之一

1月31日下午6时,在多艘海巡艇的护航下,装载约5.12万吨巴西玉米的散货船“阿波罗”轮安全抵靠江阴港码头。这是进入长江的首艘巴西进口玉米运输船,该轮的顺利抵达也标志着我国从巴西进口玉米进入长江渠道完全打通,对我国玉米供应渠道更加多元化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玉米生产国、第二大玉米出口国。2022年5月,我国海关总署与巴西农业部签署了《巴西玉米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修订版),开启巴西玉米输华的大门。2022年11月,巴西玉米进口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畅通巴西进口渠道,对应对玉米市场供需环境变化、保障粮食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2023年1月11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1号和第2号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DDGS)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作出期终复审裁定。根据裁定,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的倾销和补贴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对国内干玉米酒糟产业造成的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反倾销税率和反补贴税率分别为42.2%-53.7%和11.2%-12.0%,实施期限自2023年1月12日起5年。

三、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即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要完成这些目标,必须抓早、抓实各项举措。对此,会议提出五方面要求:一是抓好小麦、油菜春季田管;二是尽快明确各地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确保春播面积落实,稳住大豆种植面积;三是扎实做好保障服务;四是落实最低收购价、生产者补贴等政策;五是加大对大豆种植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全覆盖,提早下拨病虫害防控资金,实施南方早稻集中育秧补助,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增产增收。 

四、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把提高单产水平放在重要的位置

2023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20世纪以来发布的第20个“一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从政策方面来看,玉米种植面积首先受国家政策的指引,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影响,从2021年的“两稳一增”到2022年的“两稳两扩”,具体说来就是,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关键词,那就是“两稳两扩两提”,即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

2023一号文件把提高单产水平放在重要的位置,文件把我国总的粮食生产的目标概括为:稳面积,攻单产,多增产。未来玉米产量的增加更多依赖种植技术的提高,我国玉米单产水平在世界主要生产国中处于中下水平,相对于美国11吨/公顷左右的水平,我国玉米单产水平仅有6.4吨/公顷左右,与美国玉米单产水平差距明显,未来我国玉米产量的增加更多的将依赖于单产水平的增加。

五、2022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再创新高,首次突破3亿吨

2月14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了《2022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概况》。其中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从饲料工业协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我国饲料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十年后也就是2015年突破了2亿吨,时隔7年,总产量突破3亿吨,我国饲料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即使是非瘟后猪料下降的2019年,由于禽料尤其是肉禽料的补充,总体产量也保持了每年增长的态势。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比上年增长3.0%。

六、哈尔滨市发布支持俄粮回运项目实施细则

3月23日,哈尔滨市政府公布支持俄粮回运项目实施细则:对哈尔滨市对俄投资境外种植企业回运大豆、小麦、稻谷、玉米及杂粮等,年度回运1000吨以上的,给予每吨50元补贴,5万元起付,每户最高补贴100万元。补贴对象为在哈尔滨市辖区内依法注册登记,进出口额列入哈尔滨市海关统计,在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注册备案并处于正常经营状态的在俄农业种植项目的境内主体。回运数量以企业提供的进口报关单数量总额为准。点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但我国却甚少自俄进口小麦。该政策的出台,对进一步开拓国际粮源,多元化进口渠道意义深远。

七、中澳就大麦争端达成共识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月11日回应称,近期,中澳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大麦“双反”措施争端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共识,体现了互利合作精神。中方愿与澳方一道,继续本着对话协商合作精神,照顾彼此产业关切,妥善解决经贸争议,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澳外长黄英贤11日表示,中国承诺在未来3个月内对澳输华大麦的关税措施进行“快速审查”。作为回应,澳大利亚在同期“暂时中止”其在WTO的申诉。2020年5月,因为裁定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存在倾销和补贴,中国政府对其征收超过80%的关税,为期5年。此后,澳上届政府将这一问题诉至WTO。不过,黄英贤11日表示,澳现政府“正在寻求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她强调双边谈判有助于澳大利亚大麦生产商更快地重返中国市场。

八、全国首船来自南非的饲料玉米抵东莞港麻涌港区

5月4日13时,从南非出发的“赫拉”轮(英文名MV DARYA HEERA)载货5.43万吨饲料玉米顺利靠泊东莞港麻涌港区,标志着首船我国从南非进口的饲料玉米顺利到港。这是我国从南非进口的首轮饲料玉米,是我国与南非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的新成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合作开辟了互利共赢新空间。首轮南非玉米的顺利抵达入境,标志着两国农业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南非生产的饲料级黄玉米,水分低、杂质低,品质优良,是全球高品质饲料玉米的重要来源。中粮集团密切跟踪国际和南非玉米市场形势,积极与南非政府部门沟通,成功推动南非饲料级黄玉米的散船进口。

九、俄罗斯将通过“俄中新粮食陆路走廊”增加对华粮食出口

克里姆林宫5月10日表示,将通过“俄中新粮食陆路走廊”增加向中国的粮食出口。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指示内阁和央行在10月1日之前就此制定一项政府间协议。在关税、配额和物流等问题解决后,中国将从俄罗斯进口更多小麦和大麦,以减少对从西方国家进口粮食的依赖。

新的粮食走廊可能为中国带来多重好处,尤其是在粮食安全方面。首先,这条走廊有助于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多样化战略,在国内气候冲击和同美国等主要粮食供应国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这一战略变得至关重要。其次,这条走廊可以吸引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更多农业投资。尽管存在农业合作园和自由贸易区等联合计划,但农业运输基础设施问题和监管障碍让中国很难对俄罗斯农业进行投资。然而,粮食走廊缩短运输时间的前景预计会吸引中国对俄罗斯进行更多投资,特别是在远东地区。第三,走廊可以帮助中国避开可能影响国内和国际粮食供应和价格的潜在瓶颈。在推动加强自给自足的背景下,北京将马六甲海峡等咽喉要道视为一个关键问题。

中俄农产品贸易有着巨大潜力。中国增加对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的进口可能导致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对俄罗斯失去优势。此外,新粮食走廊不仅可以让更多俄罗斯小麦和其他农产品进入中国,同时也会通过中国进入其他亚洲市场。

这条粮食走廊为中国提供了加强农产品贸易、保障粮食安全和进一步多样化供应路线的机会,同时减少了全球贸易中与瓶颈有关的风险。

十、海关总署:同意吉林省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 

近日,海关总署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正式批复同意吉林省进一步扩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2023年6月1日起,在原有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和嘉兴乍浦港2个港口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入境口岸。这一举措,将大大缓解东北地区物资运输的瓶颈问题,提高物资的流通效率,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内贸易的便利性,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该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草案共11章69条,包括总则、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粮食加工、粮食应急、粮食节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目前,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3年7月27日。


资讯编辑:刘栋 0533-7026632
资讯监督:王涛 0533-7026866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